专家共识:中国的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点击次数:117  来源: 海南日报  更新时间:2014-07-02

“放松管制:金融业的改革、开放与创新”分论坛上专家形成共识:
中国的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四月八日,博鳌亚洲论坛举行“放松管制:金融业的改革、开放与创新”分论坛。宋国强 摄

  今天(4月8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虽然已接近尾声,但博鳌国际会议中心里却谈兴正浓。正在召开的“放松管制:金融业的改革、开放与创新”分论坛上,掌声阵阵。与会的专家与媒体达成一个共识:中国的金融改革已经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对于中国的金融界来说,今年可能是改革浪潮汹涌而来的一年,金融行业的改革已悄然起航。

  然而,中国的金融改革究竟该向何方,放松还是加强管制?两难问题让中国的金融监管方与金融业者都很纠结。

  金融改革已经起步

  与会嘉宾认为,去年是中国金融改革的起步年。

  去年3月,温州启动了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珠三角出台了综合金融改革的总体方案。今年,新三板又在北京正式启动,而上海和全国各地都有场外市场新的发展。

  与之相呼应的是,在今天的分论坛上,很多业界人士发出了对金融改革的呼声。他们认为,中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已无法满足中国经济现在所面临的复杂情况,变革迫在眉睫。

  “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问题需要尽快得到解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为,当下中国的金融资源过度集中在几家主要的银行和股市上,只有中国的大型国企和少部分人才有渠道获得好的金融服务,“我认为这一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当然解决是需要时间的。”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也正迈入深水区。在强调加大金融改革的同时,如何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一直是长久话题。正如富达国际投资总裁安东尼·波顿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所说的:两者很难平衡,要鼓励创新,但也要有所保护。

  必须加强监管?

  “中国的金融改革,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放松管制。”曾几何时,这种观点在中国几乎无人敢于挑战。时至今日,这一观点在中国依然处于主流地位。然而,从2008年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寒风一阵接一阵,至今让中国金融人士不寒而栗。究其原因,就在于欧美国家对金融监管的过度“放手”。

  人保财险总裁王银成就认为,其实未必要放松管制,金融企业的问题在于是否能够通过创新跟上时代发展,而金融创新和管制这两方面其实没有根本性的矛盾。

  “管多少、创新多少才可能形成一个比例,这得找到平衡点。”《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说。

  “金融监管和金融企业创新之间总体看是不矛盾的。”王银成说,作为金融企业,其创新包括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机制创新,主要是让它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企业的本质一定要搞清楚它的事业是什么,不能光想着赚钱,要在功能和作用上追求产品创新,满足客户需要,这种创新才是健康的。”

  放松监管更符合实际?

  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主要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但这种融资模式有很大的弊端,尽管现在私募基金、影子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公司等业务有了较大发展。

  王波明认为,当下中国金融市场的民营成分不多,所以要适当放松管制,让民营企业能够进入金融领域。“只有适当放松管制、民营企业的成分扩大,金融业才能够有创新。”

  王波明道出了当下中国金融的一个实际:虽然现在各种基金、理财产品风风光光,但实际上在金融行业很多民营公司都不过是在给银行打工,是为银行管理一种类似对冲基金的东西罢了。

  “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商业模式,所有的牌都握在银行手里,银行体系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掌握了绝大多数的金融资源,而这个问题已经愈发严重,这也成为金融改革的一种阻力。”他说。

  北京银行副行长张东宁则认为,无论是加强还是放松管制,都要结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结合地方和本土特色。他以北京银行为例说,对中小银行而言,放松管制可以进一步增强银行活力,“就像来到海南岛一样,可以有更清新的空气,可以使我们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单憬岗)

 

游客(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请文明发表您的评论)
共有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