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润通其人其事

点击次数:179  来源:琼海文史 第8辑 博鳌春秋  更新时间:2015-06-03

仲夏。一天,我驱车到博鳌镇的乐城采访。市志办的冯少钧主任同车前往。他告诉我,在乐城有一座被乡民重修的陵园,叫马国师陵园。他说这个马国师是个有过一段不平凡经历的历史人物,便撺掇我顺路去看看。我听了心里不禁一动:马国师?就是民间流传的那个马国公么?小轿车在柏油公路上疾驰,我思绪之桨便切人记忆的河底,把那个沉积的古老故事搅荡起来。

据传,明朝乐会有个叫马润通的大米商,常运米过海去大陆出卖,而且时有干那种逃避官税的走私勾当。有一次,他运气不佳,途中大船被官兵截获。他知道此遭非同小可,查无税据,不仅全部大米要没收,而且有被治罪之虞。如何逃此厄运?他想到大陆许多地方正闹灾荒,便告之日:民乃运米赈济灾民也。官兵听了大加赞赏,于是上奏朝庭。皇帝闻奏,龙颜大悦:天下竟有这等义民义举!便召见他,并叫他到厢房内挑一套官服官帽穿戴,欲封他一官半职,以示嘉奖。他本遭了个祸,却得个福,一时乐不可支。但踱进厢房却思忖起来:自己是个生意人,能当的什么官?不妨挑件陈衣旧服穿穿,说不定日后做走私生意还有用呢。没想到,他挑上的那套旧官服,乃皇帝父亲即国公穿戴的龙袍。当他穿上这套龙服不出厢房,竟引得皇帝惊愕万状,立即跪地而拜。在朝文武官员见之也纷纷跪地叩首。他受此大礼,一时无知所措。因兴奋过度,心脏病突然发作,竞猝死在金銮殿前。皇帝无限感慨,乃置办上好棺材人殓,差人把棺运回故乡安葬。并赐圣旨碑:“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立于墓前,教后人崇之。这个坟墓,人们都叫马国公墓。

以国公这个故事,在琼海是传得很广的。民间传说,是一种口头文学。这个故事,显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作品。按这个故事,对马润通这个历史人物,显然贬多于褒。而且有些情节如穿上皇帝父亲龙袍、皇帝及文武官员下拜、他猝死殿前这一情节,显然是戏剧化了,是不可信的。不过,历史上确有马润通运米济灾之事实。冯主任递给我一份从旧《乐会县志》上摘记的资料:“马润通,乐会执礼人。明弘治年问,年逢灾荒,民大饥,润通出巨资,购米1200石,赈济灾民,帝赐义民称号。卒后葬于教场坡,墓前建圣旨碑。”旧县志的记载,虽寥寥数语,却对马润通这个历史人物,作出了很明确的评价。特别是”润通出巨资”这一句,这个“出”字是个关键字目。这说明,润通购米赈济灾民完全是一种出自内心的义举。而并非民间流传的那种有损他形象的“走私”。那么,民间为什么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呢?我一时感到迷惘与困惑。不过,很快地,我就感到释然。其实,任何一种社会,总是有人在干着奉献于人类社会的正事,也总是有人在其身后拿着放大镜来寻找你的影子,说你的影子是那么的黑那么的狰狞。这种人,古时有,现今有,将来也不会绝迹。

小轿车在公路上疾驰。出嘉积,过上蛹,入朝阳,再过那个熙熙攘攘的朝阳墟,巅着跳着走了一段难走的路,便停在无法再走的万泉河岸上。这时,远远的便见在西边一片翠绿的树林中闪现出一座气势颇为宏伟的建筑物,这就是马国师陵园。我轻步近前,只见造型庄重的陵园大门拔地而起,两堵用水泥浇灌砌筑而成的门柱擎托起横伸着的大门顶盖。这大门顶盖镶有金色的疏璃瓦,顶盖两端四方,飞檐翘角。顶盖之下,是镶嵌着一块黑色长方形大理石的门楣。大理石上镂刻着“马国师陵园”五个金色棣体大字。仰头视之,其气势令人有一种庄严厚重之感。步人陵园,便见有一高约一米宽约一尺的石碑立于路右侧,上凿字日:“文武官员至此下马。”见此碑,我心中不禁一抖。我无马可骑,也就无马可下。我只是虔诚地停步脱帽,在这块带有传奇色彩的石碑前,久久伫立,神思悠悠。沿着一条宽敞的石道拾级而上,行数十米,便到马国师陵墓。墓前有庭。在庭前建有墓门,墓门是同陵园门同一结构之建筑物,红墙焕彩,金碧辉煌。墓门前左右,立着一对石笔。分别刻着:“润民慰君心在国”、“通义达官想乃师”之对联。陵墓底基六角、圆顶、白灰砌筑。墓前石碑上刻有“皇明钦命国师马润通公墓”,并刻有公之生平事迹。这座陵园,宽约亩余园内遍植槟榔及其花草。那棵棵亭亭直立的槟榔,纵成行,横成列,横逸斜挺的枝叶,浓浓酽酽一大砣,活似飞鹰垂天之翅,苍苍郁郁,葳葳蕤蕤。从万泉河上吹来的风,把槟榔枝叶摇得意窜作响。陵园里静极了,幽极了。这时我静对马国师陵墓,不禁浮思翩翩,不能自己。我想,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来到人间而又逝去。生命轮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人之生命历程,因其追求不同而价值各异。有的受物欲之诱,蝇营狗苟,乃至以心计与阴谋,鱼肉倾轧,落得个奸人之名;有的虽暴富连城,获得了物的占有与无尽享受,但对社会公益却啬如坚壁,不拔一毛,而被人啐为“为富不仁者”;有人却视物乃身外之物,心乃心内之心,在拥物与修行之间,愿作幡然物外,贡献社会之选择。因而获得品行高洁,洪德如山之赞美。这后者,马润通是也。尽管他作古已500余年,但他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人们仍然忆念他,尊敬他,以至“文武官员至此下马”,跪之拜之。

步出马国师陵园,我思绪的风筝仍然线收不回。这“国师”之称,是什么意思,什么头衔?我问市志办冯主任,冯主任说,这是马氏族谱上的记载,”国师”乃皇帝所御封。这就出现了史料上的不合。旧县志上记载是赐予“义民”称号,而并非“国师”。我想,县志与族谱,应以县志为据。“国师”之称,可能是马氏后裔出于尊崇而杜撰出来的吧。不过,我以为,是什么名衔并不重要,作为今人不必要去探究那谁也弄不清的名衔,重要的是他赈济灾民这一义举所产生的影响力。这力,已穿透了500年尘封的历史,它还将穿向未来,影响一代又一代。想到这里,我那思绪之风筝才款款地向心之平原飘落。

游客(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请文明发表您的评论)
共有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