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特刊:博鳌梦想

点击次数:115  来源:海南日报  更新时间:2014-05-10

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特刊

博鳌梦想

———我与博鳌

总策划:吴清雄 华晓东 吴泽明 执行策划:林绍炜岳嵬

主编:丁静 黄晶 罗孝平 齐松梅 张苏民 蔡潇 美编:张昕杨薇

海南日报荣誉出品

博鳌故事,成就博鳌梦想

T03

霍克:博鳌正沿着完美轨迹前行

T04

蒋晓松:愿为博鳌倾尽一生痴情

T05

龙永图:奋力助推博鳌“起飞”

T06

周文重:追求梦想的脚步从不停止

T07

姚望:为博鳌,为心中更高的梦

T08

鲍姆加藤:让世界发现海南之美

T09

迟福林:用“智”点亮论坛

T10

常修泽:我与海南缘分颇深

T11

贾康:博鳌为我人生添精彩

T12

昂健:文化力量实现海南梦想

T13

吴士存:此生还将伴论坛

T14

王胜:论坛接待方案足有400页

T15

张连顺:外国政要曾跟我学包饺子

T16

陈宏川:为博鳌筑起安全的“护城河”

T17

赵建农:我们是论坛中的隐形天使

T18

薛正鹏:论坛常在的“GPS”

T19

赵红:每一个嘉宾都带着梦想而来

T22

符宣朝:论坛是琼海前进的发动机

T23

王敏:将“乡土”进行到底

T24

赫英伟:博鳌梦想在延续

T25

庞飞:潭门博鳌“双城记”即将上演

T26

郑元锋:收获人生意外惊喜

T27

曾丹:很幸运,我找到了精神家园

又到4月,春满琼崖。又一次,温润的海风送来四方高朋,也把博鳌送到世界的目光下。

“博鳌”,“博”即多、很多很多,“鳌”是大海龟,泛指各种鱼类。古代海南渔民可能没有想到,他们为此地命名时的朴素情怀,却是对博鳌今天绝妙的譬喻。

4月,正是海龟开始洄游的季节。这些大海的精灵,每到繁殖季节,不论路途多么遥远,都要从大洋的各个角落回到自己出生的那片海滩上。今天,东屿岛的沙滩上已很难见到海龟。但是,每年的这个时候,有许多四海宾朋会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这座小岛,来到美丽的海南。

这里,同样是他们的博鳌梦想孵化、成长的地方。

从迎接新千年挑战的共识共谋,到亚洲携手合作的平台、全世界沟通交流的舞台……博鳌亚洲论坛从诞生走向了成熟。从2001年成立,2002年举办首届年会,到2014年即将召开的新一届年会,博鳌亚洲论坛走过了13年的历程,就像从蹒跚学步、小心探索的婴孩,成长为步伐矫健、充满自信的青年。

博鳌成长,说到底是人的成长。人们每年来到这里,相互碰撞沟通,在博鳌孵化出新的梦想,然后带到世界各地;来年,他们再次来到这里,共享成果,增进合作,激发新的梦想———他们是今天博鳌的新“海归”。

“梦想总有它发芽的土壤。”在论坛创始人的博鳌梦想里,这里是容易给人梦想和让人实现梦想的地方。其创新的勇气,开放的气息,给了人们挥洒理想和创意的空间,让南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世人瞩目的胜地。

“希望博鳌亚洲论坛成为‘正能量’诞生地。”在论坛重要参与者的博鳌梦想里,这里为亚洲的携手合作和世界各国增进交流创造了广阔的舞台,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所有来到这里的人的共识。

在企业家、慈善家、学者和艺术家的博鳌梦想里,这里所鼓励的创新与合作,不仅带动了经济活动,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让更多的人免于饥饿、疾病和贫穷之苦,创造着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4月,也是丰收的季节,渔民们载着满舱鱼虾回到港口。“博鳌”的字面意思,就是渔民的渔获非常多的渔港。每到这个季节,每一个带着梦想来到博鳌的人,又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留下的,只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博鳌。

在服务论坛的海南工作人员的博鳌梦想里,这里为海南打开了一扇扩大开放的大门,海南在服务保障好论坛的同时,更好更快地融入亚洲、走向世界。

在当地人民的博鳌梦想里,这里为家乡变得越来越美提供了动力。阿叔们开起了农家乐,阿姐们端出香浓的咖啡,迎接越来越多的客人欣赏博鳌之美、琼海之美、海南之美。

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服务人员,他们的博鳌梦想,也许就是站好一班岗、做好一餐饭、开好一辆车……他们只希望,所有怀揣梦想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有所收获,让梦想在这里成长、放大。

每一个来到博鳌的人,都带着梦想。包括我们媒体人,也在这里放飞梦想、收获成长。作为海南权威媒体,海南日报每年都会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之际推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特刊》,坚持10余载,目前已成为记述历届博鳌亚洲论坛最翔实、最丰富、最生动的媒体品牌之一。

有人就有梦想,有梦想就有故事。正是一个个平凡或不平凡的“博鳌故事”、成就了今日的“博鳌梦想”。也正因如此,我们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特刊》以“博鳌梦想———我与博鳌”为主题,关注每一个“博鳌人物”关于“博鳌梦想”的“博鳌故事”。他们,正是构成博鳌一切宏大图景的基本元素。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博鳌正沿着完美轨迹前行

“成立之初,我就曾说过,希望博鳌亚洲论坛能成为‘亚洲的达沃斯’,而博鳌论坛到现在为止的发展已经超出了这个希望和预期。而就论坛的未来发展方向而言,我相信未来将继续重点关注亚洲的迅速发展,以及各方加强经济和政治合作这一关键。”霍克毫不掩饰对博鳌亚洲论坛地位和作用的赞许。【详细

千博集团董事局主席蒋晓松:愿为博鳌倾尽一生

“我对博鳌的感觉已经变成一种感情,像一个痴情先生对一个女子一生的追求一样,一点儿都没变。为了博鳌,我会不顾风险、不计成本,现在做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就是这种感情使然。”

对很多文章把他描摹成“博鳌之父”,蒋晓松自己并不认可。

“真正的博鳌之父是一个复数。很多人在不同阶段、从不同角度努力,才促成了博鳌亚洲论坛的今天。博鳌亚洲论坛和博鳌水城是从昨天到今天的事儿,而博鳌乐城岛和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从今天到明天的事儿,过去、现在、未来,贡献者都是一个复数,我只是一个参与者和贯穿者而已。我能在贯穿这个故事当中发挥一些微乎其微的作用,从内心而言唯有感恩上天。”【详细

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奋力助推博鳌“起飞”

在龙永图三十多年的经济外交生涯中,他参加过的国际会议和各种论坛不计其数,他知道在这些论坛上倾听世界各种声音,了解这个复杂而多样的世界,对打造一个国家和一个人的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有多重要。当然,他更知道在这些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让世界了解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就更为重要。特别是中国的企业家们刚刚走出国门,一切都是生疏的,他曾看到中国企业家在达沃斯论坛上因语言不通和环境生疏,而遇到各种尴尬。龙永图在决定担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时,他就下决心在中国的土地上打造一个让中国企业家不出国门就参加世界一流论坛的机会,这是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条件,更是中国企业家成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培训”和历练。宣传正在崛起的中国,培养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营造亚洲乃至世界共赢的环境,这就是当时龙永图对博鳌亚洲论坛的期望。【详细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希望论坛和海南比翼齐飞

“10多年来,海南为博鳌亚洲论坛的成长做了大量工作,秘书处非常感谢!”周文重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海南的感谢。他说,博鳌亚洲论坛随着亚洲、中国的发展应运而生,海南抓住历史机遇,使得论坛成功落户、成长发展,为此付出了长期艰辛的努力。【详细

  博鳌亚洲论坛执行总监姚望:博鳌既是海南的也是世界的

十余年来,年年奔波在论坛,也是年年与海南“亲密”接触,姚望的内心对海南岛充溢着浓浓深情。“从海南的角度来讲,我们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好好地去利用这里产生的人脉资源,相信来自世界各地的名人大企业家可以为海南带来不少有形无形的支持;我们也要充分利用论坛这个庞大的智力资源,名人、学者、甚至政界人士提出的有战略性的意见,对于海南的发展或许会具有很强的宏观指导意义,对海南下一步的经济走势和今后的发展路径等等有着较好的研判,也惟此,海南可以更好地为自己作出有益发展的科学决策。”【详细

世界旅游业理事会副主席:海南不是二流的夏威夷

“我们国际顾问委员会致力于让海南的发展阶段为更多人所知,让海南成为一个更加多样化、国际化的旅游目的地。想吸引到欧美亚各国的游客,海南原有的碧海银沙的形象还需要得到丰富。”鲍姆加藤告诉记者,比如,无数的古村落代表了海南的历史文化,也是座旅游宝库;在冬季,海南旅游对欧洲游客还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这里还有森林游、高尔夫、冲浪等等,有了多样性,就不愁国际客源。【详细

论坛议题设计师迟福林:与国内外智库合作有重要意义

不过令迟福林感到遗憾的是,海南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每年举全省之力服务保障博鳌亚洲论坛,建立了博鳌亚洲论坛服务保障工作的长效机制。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为海南争创发展开放型服务业的实践范例、争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范例、争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范例、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范例、争创规范高效优质政府服务的实践范例,都亟待破题。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每年应增加一个与海南的国家战略定位相关的分论坛。”迟福林认为,分论坛可以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专家为海南的服务大开放和大发展、为海南的生态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发展、为海南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等贡献思想和智慧。“这样,海南的付出就会得到很好的回报。”【详细

博鳌论坛年会嘉宾常修泽:海南省要成为全国范例

常修泽2012年正式提出《包容性体制创新论》,并提出了对我省的三点建议。首先是建议探讨海南生态环境保护减碳有偿制度。我省森林覆盖率已达61.5%,生态是中国也是海南最宝贵的财富,这意味着种植大量的树,做大量的环境保护。

“必须让创造者受益,使破坏者受损,谁保护,谁受益。”他表示,要研究环境产权的界定和交易补偿机制,来平衡环境创造者和环境受益者的利益关系。【详细

知名经济学家贾康:博鳌论坛这个品牌很有影响力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贾康显然对于参加这一届博鳌年会有着较高的期待:“希望能在年会上与各方做一个交流,当然希望信息丰富一些,质量高一些,因为博鳌论坛这个品牌很有影响力。”【详细

 博鳌亚洲文化传媒董事长昂健:海南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

博鳌亚洲文化传媒的形成有着渊源。“博鳌亚洲论坛以经济为主,但亚洲各国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希望这个论坛不只在经济上发挥作用,还要为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文化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昂健说,自己始终有一份文化情结,有着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我们时常看到西方领导人在很多场合发言时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话,而我们却往往身在宝山不自知。”昂健说,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所讲:“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详细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博鳌论坛保障将走社会化道路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虽然设址在瑞士,但瑞士国家机构并不像中国,尤其是海南这样,大手笔投入一个定址于此的会议。

对此,吴士存的解释是,博鳌亚洲论坛目前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包括服务保障还是政府大包大揽的保姆式,未来论坛办会一定是走社会化道路,按国际惯例行事。比如,嘉宾网上报名时即可得到所有参会信息,包括怎样自己搭车到酒店;再比如,开幕式也可由嘉宾自己拿着名卡进会场找座位……

“目前我们吸引嘉宾前来参会的一个很主要原因是打‘领导人’牌,成熟后的论坛靠智力支撑、成果展示,以及一系列前沿话题,就能吸引包括领导人在内的各路精英参会,到那时就不用再打‘领导牌’了。”【详细

博鳌论坛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接待方案400页

“从服务论坛到利用论坛,海南将进一步挖掘论坛资源,为我国的总体外交服务,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王胜说,利用论坛,就要出思想、提倡议、出方案。2013年,在分析我省对外开放大局、博鳌亚洲论坛发展和海南国际交流工作的需要后,王胜和他的团队提出了“建设博鳌公共外交基地”的创新性构想。所谓博鳌公共外交基地,就是以博鳌亚洲论坛为载体,以琼海博鳌为依托,打造一个亚洲各国开展公共外交的基地,一个亚洲决策者年度大聚会的场所,一个公共外交学术思想的策源地。同时,通过建设公共外交基地,进一步提升琼海博鳌的整体形象、影响力和软实力,带动会展、旅游等产业全面发展。【详细

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行政副总厨:外国政要曾跟我学包饺子

“过去很多国外参会嘉宾几乎不懂说中国话,但是现在他们每个人都会说几句,还会竖起大拇指夸我们的水饺非常好吃,夸我是一位好厨师,这让我太感动了。”2012年年会上,张连顺在总统套房接待澳大利亚总理朱莉娅·吉拉德和其他国家领导人。当时每位厨师长都绞尽脑汁想把一些具有中国饮食文化特色的传统风味展现给各国领导人,最后决定现场制作包水饺、手擀面和北京鸭等。“我们在现场包水饺,领导人都过来围观,每个人都抢着做,有的擀面皮,有的包饺子,还有的领导人擀面时把面粉弄到其他人脸上,现场轻松欢快。”张连顺觉得,平时看起来严肃的政界领导人,那时不仅吃得很开心,玩得也很高兴。【详细

年会安保防爆安检指挥员:为博鳌筑起安全的“护城河”

从2002年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至今,陈宏川已经连续12年参加安全保卫工作,历经指挥部参谋、随身警卫多个岗位历练,现今是年会安保防爆安检工作指挥员。

“12年,在部队绝对算是一个老兵,但是,面对年会安保工作,我始终把自己当新兵,要不断地去学习和适应新的形势,确保‘零差错率’。”陈宏川一再强调,这不是谦逊的说法,而是“万无一失”的要求。【详细

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赵建农:我们是论坛中的隐形天使

每年大会秘书处会根据会议规格调整公共服务区的布局,医疗站也年年被调整。水疗中心、抗体中心、仓库、展览馆等地点他们全都驻守过。但不管在哪里,医务人员总是能把杂乱无章的酒店杂物收拾整齐,布置出一个功能分区合理,诊疗急救设施齐全的急救医疗站。【详细

论坛车辆调度组总调度助理薛正鹏:论坛常在的“GPS”

“对博鳌,有一份情感在里面,吸引着我去为它服务。”如果说服务志愿者是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么车辆调度组的薛正鹏是绝对的“幕后”。服务博鳌论坛8年来,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志愿者,薛正鹏已变成如今的车调组总调度助理。那些政要名人的名字听过很多次,但他们的面孔对做了8年志愿服务的他,依然陌生。然而,论坛每年数百的接待车辆,正是在他和组员的调度下,才井然有序地完成了数千人的接待任务。【详细

海南日报记者赵红:每个嘉宾都带梦想而来

2001年2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在三江入海口———海南的博鳌开幕,时任海南日报旅游版主编的赵红,与报社几位同仁一道,坐在会场媒体区第一排,近距离地与主席台上的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尼泊尔前国王比兰德拉和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等多国政要一起,见证了博鳌亚洲论坛正式开启征程。

命运从此将她与论坛紧紧联系在一起。此后十余年中,她陆续对多届论坛年会进行了跟踪报道。几乎是陪着论坛成长起来的她每每谈起论坛,更多的是感恩,“时至今日,我最不后悔的就是选择记者这个职业,而在从业过程中,最庆幸的就是参与了论坛的报道。可以说,这段经历将影响我的一生。”【详细

 [1]  [2]  下一页
游客(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请文明发表您的评论)
共有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