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亚洲的曙光

点击次数:138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网站  更新时间:2014-07-01

来自全亚洲、澳洲25个国家的政要和前政要,于2001年2月27日在海南博鳌参加象征着新亚洲繁荣、稳定与和谐的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

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是亚洲区域合作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新世纪伊始中国外交的一项重大举措。

亚洲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对人类文明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大多数亚洲国家却在近代遭受了西方的侵略或殖民统治。这是亚洲历史上的第一次失落,曾经引发人们对整个亚洲大陆命运的思考。

两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风起云涌,各国先后摆脱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引起整个世界对亚洲大陆的关注。

半个世纪以来,亚洲各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以来,亚洲经济总体发展迅速,东亚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东亚奇迹”,并成为世界是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亚洲的崛起似乎成为不争的事实,“亚洲价值”和“东亚模式”受到广泛重视。

但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却打击了发展中的亚洲经济,引发了对“亚洲价值”和“亚洲模式”的重新思考和对21世纪整个亚洲前景的关注。

这种思考和关注不同于以往的,是它的经济主题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亚洲国家虽然已经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做出了各种努力,但亚洲地区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比例不高;产业结构互补性较差,出口产品较为单一、雷同,合理的区域性国际分工远未形成;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面对金融危机的打击和其它经济板块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认识到国际投资和贸易形成方式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秩序的不平等性,金融、投资和技术转移的不平等性,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损失的不平等性,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于具有丰富多样性的亚洲来说,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需要及时寻求趋利避害的对策。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从欧洲经济一体化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发展的事实中,从亚洲组织程度差、经济区域化滞后的状态中,从目前国际多边合作机制中缺少亚洲板块的声音这一事实中强烈意识到,亚洲地区只有加强对话、协调与合作,才能提升本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1998年几个国家的前政要在马尼拉正式提出“亚洲论坛”的构想,得到了亚洲各国和各界人士的响应和支持。

1999年10月,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来华通报亚洲论坛构想。胡锦涛副主席也表示了中国的支持态度。

2000年11月,在博鳌举行的亚洲论坛专家学者会议上,来自亚洲各国的代表坐在了一起,甚至“长期以来一直在苦苦对抗的两个南亚邻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在会议上也“发出了同样的声音”(孟加拉议会荣誉议员曼索尔·满穆语) 。

亚洲论坛的创立是一项里程碑似的成就,是亚洲合作的催化剂,是亚洲国家合作的一次机遇。

在中国和其他有关国家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博鳌亚洲论坛”的构想成为现实。

博鳌亚洲论坛立足亚洲,从亚洲的利益和观点出发,研究亚洲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同时又着眼全球,在将亚洲会员作为基础会员的同时,吸纳全球其它地区的会员。

通过论坛,将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际网络,为促进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以及亚洲各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之间的融合,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论坛除定期举办非官方的亚洲经济最高级会议和其它相关会议外,还将通过经济技术交流、国际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式,落实论坛提出的各类建议,实践论坛提出的经济发展思想,促进亚洲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交流与融合。

平等、互惠、共赢、共存之新亚洲曙光,正在太平洋西岸美丽的博鳌小岛上升起,将为古老的亚洲大地带来勃勃生机。

游客(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请文明发表您的评论)
共有评论 0